初夏時節,貴州省仁懷市龍井鎮立英村的貓爪草試驗田迎來首次采收。手托一串形似貓爪的毛茸草根,趙曉霞臉上綻開燦爛笑容:“看來試種是成功的。”來立英村之前,她在外經營企業。龍井鎮攜手仁懷市青年商會開展“青商助基層”行動后,她報了名,去年9月被選派到立英村掛職,任村委會主任助理。
這塊地,之前一直種的是高粱,趙曉霞到村任職之后,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傳統種植模式。立英村土地零散種植、青壯年勞動力不足、產業結構單一,發展現代農業劣勢明顯。“想改變現狀,各種阻力困難比這山還要高。”趙曉霞指了指周邊的群山笑著說,“我帶著一種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的信念,沉下心做調研,先得確定種什么,把‘旗幟’立起來,讓村民明確方向。”
經過深入調研,趙曉霞和村“兩委”班子達成共識:貓爪草市場前景廣闊,對土地和人工要求低,生長周期也適合立英村試種,且經濟效益比較高。“高粱也不要丟,一是高粱是傳統作物,是這么多年自然界幫我們篩選出來的。二是高粱的前景還在,仁懷產酒需要高粱。”趙曉霞說,高粱可以和貓爪草輪作。
依托仁懷市青商會的平臺資源,趙曉霞重點突破資金、技術這兩大難題。2024年10月,全村開始試種10多畝貓爪草。她和村干部交流:咱先不要大干快上,這10來畝既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,咱用數據和實際收益說話,再引導農戶擴大種植規模,實現規模化經營,真正做成富民產業。種植前,趙曉霞就對接好了北京的收購方,對方承諾只要質量達標他們包收。
以市場為導向的種植模式,讓貓爪草產業在立英村落地生根。經過7個多月的精心培育,試驗田內貓爪草葉片肥厚濃綠,長勢喜人。立英村黨支部書記吳攀鵬說:“這10畝試驗田帶動了30多名村民實現就近務工,增收4萬元,預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,是個好項目。”
趙曉霞只是龍井鎮選派到村社區掛職的7名“青商”之一。這幾天,龍井鎮大鹿村有點熱,但西裝筆挺的“青商”、村委會主任助理王碧依然一絲不茍地在做直播,直播背景是大鹿村后山的瀑布群,該瀑布分三級從高處跌落,風景養眼又震撼。
“大鹿村有瀑布、人工渠、露營基地、溶洞,在這個流量時代,我們一定要把好風景傳播到更多的手機屏幕上。”王碧說,他也認為“立旗”很重要,到村之后,他一次次和村里黨員干部開展頭腦風暴,結合村莊實情,確定了發展鄉村旅游的目標。此后,他深入大鹿村各個角落,拍攝了一條條生動視頻,推介大鹿村的自然生態、人文風情,吸引了許多外地游客前來。游客蔡立國表示,大鹿村宛如世外桃源,這里的瀑布獨具特色,值得打卡。
王碧發布的大鹿村視頻,每條點擊量均破萬。談及后續計劃,他表示:“積累流量后要實現變現,我們村的農產品品質很好,今年打算通過直播幫助村民實現500萬元的銷售收入。”
據了解,到村掛職的“青商”們都在積極謀劃產業發展,他們不同程度推進了村莊的轉型,助力傳統農產品銷售向農事體驗、鄉村文旅等業態拓展。仁懷市青年商會會長梁紹輝表示,“青商”到村掛職是一場雙向奔赴,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創新實踐。通訊員 劉玲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