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江奔涌,民企熱土,活力澎湃。作為川南經濟重鎮、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,2024年,四川省宜賓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60%,民營企業數量近10萬戶,貢獻近80%的就業崗位,成為穩增長、促發展、惠民生的生力軍。
近些年來,宜賓市堅持黨建引領,深入開展民營企業黨建強企惠企行動,通過推動重點企業黨組織覆蓋、建立民企訴求直通機制、開展“書記跑流程”服務,將組織力轉化為生產力,把民營企業黨建實效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。
重點企業黨組織全覆蓋
針對民營企業數量多、分布散、流動性強的特點,宜賓市堅持抓重點、抓龍頭,將上市、規上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和職工100人以上企業作為重點企業,實施重點企業黨組織覆蓋集中攻堅行動,抓實統籌推進、摸底排查、分類攻堅,推動以重點突破帶動民營企業黨組織覆蓋整體提升。
市委組織部會同社會工作部印發“兩個覆蓋”攻堅方案,明確行業部門和屬地職責分工和階段任務。壓實“兩新工委抓總、行業部門抓條、街道社區抓塊”責任,按照“篩選、分解、上門、復核、抽查”方式,全覆蓋開展行業和縣(區)摸底排查,摸清民營企業基礎底數。設計“兩個覆蓋”集中攻堅一張表,設置黨員、黨組織等9類、27項指標,動態完善重點企業黨組織臺賬,確保底數清、情況明。
建立兩新工委書記包片、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包線、黨建指導員包點責任網絡,區分商貿、經信等行業領域,推動市本級成立19個行業黨委,縣級成立137個行業黨委,將不同領域的重點企業納入組織管理。面向社會選聘131名全職黨建輔導員,統籌機關事業單位,選派770余名兼職黨建指導員,蹲點派駐到園區、商圈、樓宇等重點區域,采取“區域統建、行業聯建、機關共建”等方式,建立黨組織210余個,推動重點企業黨組織覆蓋率動態實現100%。“我們還對新建民營企業的黨組織、黨組織書記、黨建輔導員給予相應補助,推動民營企業黨組織有人、有錢干事。”宜賓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建立民企訴求直通機制
“正是因為行業部門黨組織提供免費辦公場地、創業貼息貸款等多項服務,公司才能從一個小團隊發展成擁有120多人的全省高新技術企業。”四川青霆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范嗣洪說。
民營企業創業平臺不足、發展機會不夠,如何破局?宜賓市依托市政務服務和非公經濟發展局,分別成立市非公經濟綜合黨委、百強民營企業聯盟黨委,推動市政務服務和非公經濟發展局局長擔任黨委書記、有關行業部門負責人擔任黨委副書記、委員,建立“企業呼叫、黨委派單、部門服務”機制,助力民營企業做優做強。
在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方面,由行業黨委牽頭,建立“民營企業—行業黨委委員—行業黨委”訴求直通機制,推動黨委委員直接聯系民營企業和園區、樓宇等重點區域,完善服務清單、需求清單、銷號清單,定期舉辦民企論壇、資源對接等活動,提供送政策、送項目、送場所、送勞務“四送”服務,解決經營場所、勞務用工等發展瓶頸問題。
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發展機會,由行業黨委牽頭,圍繞“本地生活服務業、建筑裝飾裝修業、農工旅融合產業、科技配套服務業”四個門類,每季度發布民營經濟發展機會清單,確保民營企業有活干、有錢賺。截至目前,發布5批民營經濟發展機會清單156個,促成簽約項目70個、簽約金額13.5億元。
“三辦一訪”問需解難
“書記幫辦代辦,惠企政策落實就是快人一步!目前,我們已經獲得241萬元獎補資金。”宜賓市南溪酒業公司黨支部書記何朝玖點贊道。
為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能,宜賓市創新“書記跑流程”服務模式,以市、縣行業部門黨組織書記和依托行業部門建立的行業黨委書記為主體,圍繞發展改革、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,以“減環節、壓時限、優體驗”為目標,通過親身辦、陪同辦、監督辦、跟蹤訪“三辦一訪”措施,推動黨組織書記全流程參與線上申請、窗口提交、跟蹤回訪等環節,幫助企業解決辦事難問題。
針對黨組織書記發現和民營企業反饋的問題,宜賓市建立“雙線督辦”機制,將問題整改納入市委重點督查清單和部門年度考核內容,實行周調度、月通報。將民營企業家反饋作為檢驗整改成效的核心指標,通過“體驗官”監督、“好差評”機制等,廣泛征集意見建議。根據企業滿意度評價和實際需求,主動推送政策,提醒辦理節點;與省內外城市建立“跨域通辦”協作機制,解決企業異地辦事難題;為信用良好企業開通綠色通道,實行信用快辦、告知承諾等措施,把服務送到民營企業家心坎上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精減事項辦理環節28個,幫助民營企業兌現惠企政策資金5.69億元,惠及企業超2萬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