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采訪時,有兩個數據引發記者關注:一是去年該區已全面消除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下的欠發達村;二是到2025年各村年均經營性收入超100萬元。
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,南潯區已經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目標都很“誘人”。背后的“引擎”是什么?受訪者無一例外地提到了“強村公司”。
讓我們共同見識一下南潯區的“強村公司”。
練美農業公司負責人俞偉(左)查看“紅美人”柑橘園。
“強村公司”怎樣組建
“強村公司”不是指某一家企業,而是南潯區各鎮村為促進集體經濟發展,按照“產權清晰、收益歸村”原則,組建的現代企業的統稱。
“強村公司”有多種組建方式:一是村集體獨資。這些村資源優勢明顯,集體實力比較強;二是多村聯合投資。突破村域、鎮域限制,聯建聯營;三是村企合作。引入國有企業持股或控股,促進集體經濟發展。
比如,善璉鎮15個行政村聯合出資組建的“強村公司”叫善璉湖筆小鎮新農村發展公司,2019年5月成立,目前經營范圍已拓展到物業管理、光伏運營、旅游開發等領域。
再比如,土地建設指標充足,但開發實力欠缺的經濟開發區洋南村,“牽手”國企新城投資聯建“強村公司”——湖州南潯新洋標準廠房建設有限公司,建設了64700平方米標準廠房,出租效益可觀。
“強村公司”業績如何
2019年起,南潯區全面推行“強村公司”模式。目前,全區有29家“強村公司”,211個行政村全覆蓋,注冊資本4.5億元,經營范圍涉及工業、農業服務、農旅融合等多個領域。2020年,全區“強村公司”經營利潤1965萬元。今年,已實現利潤3500余萬元,村均增收16萬元。
由善璉鎮15個行政村聯合組建的“湖筆小鎮新農村發展公司”,去年經營利潤560萬元,其中5個村分紅27萬元、10個村分紅22.5萬元。“今年將繼續擴大投入,拓展業務范圍,力爭實現收益800萬元,村均分配50萬元。”公司負責人王志新勁頭十足。
舊館街道南潯興舊工程發展有限公司,利用村社集體房屋及小微園屋頂3萬多平方米,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,現已全部并網發電,13個入股村每年穩定分紅15萬元。
“強村公司”的運行,不僅實現了村集體自主“造血”,還解決了剩余勞動力就業。千金鎮10個村聯合組建的南潯十方連合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,讓1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。“以前干農活一年掙不了多少錢,現在在公司上班收入高多了。”石橋村村民費火根成為這家公司員工后,每天在豐壇農貿市場負責清運垃圾。
南潯區委常委、組織部長、統戰部長范海鳴表示,“強村公司”將繼續先行先試,做壯大集體經濟的主引擎、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渠道、履行社會責任的排頭兵,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更多的南潯經驗。據介紹,南潯區“強村公司”已入選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“典型案例清單”。
“強村公司”有“哺乳期”
為扶持“強村公司”,南潯區實行3年培育期,在啟動資金、土地指標、項目承接等方面予以傾斜。
比如,發動南潯銀行黨委與鄉鎮黨委結對共建,按基準利率給予每村最高300萬元的惠農貸,由區財政給予貼息補助。
又比如,將公共財政投入的綠化養護、河道保潔、物業管理、小微企業園建設等17類項目交給“強村公司”,保證公司的保底收益。和孚鎮湖州綠遠綠化園林有限公司與區交投集團合作,參與湖潯大道30萬平方米綠化養護項目,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,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。
再比如,今年4月全區舉辦的“強村公司”負責人培訓班,邀請高校教授、律師事務所、會計師事務所資深從業人員,圍繞財務審計制度、公司經營管理等內容,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輔導和政策解讀。
既為“強村公司”搭平臺,也為“強村公司”成長立規矩。南潯區內控、外管同步發力,出臺“強村公司”規范管理指導意見,建立“負面清單”制度,明確不得投資經營存在安全隱患、環境污染、違法用地等情形的項目,劃出了資金不得移作它用、不得為任何組織和個人提供擔保等8條紅線。推出“二維碼”收付款等方式,實現公司資金收付“非現金”結算,堵住資金管理漏洞。
“強村公司”優勝劣汰
“強村公司”能否健康運行,事關鄉村振興大局。區里要求,公司負責人須從政治素質好、具備經商辦企業經驗的村干部中選拔。練城物業公司負責人施發明以前擔任練市鎮建新村村主任,熟悉農村情況,辦過企業,被推選擔任物業公司總經理后,堅持做一些大物業公司不愿意做的項目,承接了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,并完善公司日常管理制度,使公司業務逐漸紅火起來。
除了內部選人,“強村公司”也采取項目制聘人。練市鎮練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23個村集體共同組建,集“紅美人”柑橘栽培、生產加工、區域配送和旅游采摘于一體。公司董事長、西堡村村書記俞偉介紹,公司專門從象山聘請專業技術員來指導“紅美人”柑橘栽種。
南潯區委組織部調研發現,部分發展快、業績好的“強村公司”,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發展瓶頸。為破解這一難題,今年5月,南潯區出臺“強村公司”分類管理實施辦法,按照經營利潤等指標,將強村公司分成三類。其中,A類公司可向區里申請招聘經營管理人員,由區人才集團統一招聘。“我們的態度是扶持但不包辦,優勝劣汰,讓優秀企業做大。”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,今后將逐步減少專項扶持,推動公司更加充分參與競爭、更加充分挖掘資源,讓它們在市場風雨中獨立飛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