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朝陽訊(通訊員 孫邈)“黨員在社區就能享受優質的培訓課程,實現不同職業、不同年齡、不同地域黨員同上一堂課!”提到近日的一次黨員教育培訓“云課堂”,遼寧朝陽市凌源市南街街道花墻子社區黨委書記虞文玲贊不絕口。
近年來,朝陽市在教育培訓體系化、師資隊伍優質化、陣地保障便捷化、黨員培訓精準化、培訓方式信息化上發力,全面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。
印發年度教育培訓工作要點,強化頂層設計。5名市委黨校班子成員聯系7個縣(市)區,縣(市)區委黨校班子成員分片聯系鄉鎮(街道),選派63名教師與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結對,把先進的教學管理體制和培訓方式“送下去”,把基層黨員需求“帶回來”。以市委黨校為牽引、區委黨校為示范,以現有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,建設13所鄉鎮(街道)黨校分校,成立106個村(社區)黨校。
從黨員領導干部、基層黨組織書記、業務技術骨干中選拔講師,建立全市統籌使用的“專職教師+兼職教師”師資庫,目前已入庫130余人。邀請15名獲得國家級、省級榮譽的黨員、干部作為黨員經常性教育活動的主講人和嘉賓。
在農村,創建“縣有學校、鄉有學堂、村有學點”培訓陣地,打造特色鄉村振興學校、學堂、學點19個,采取“黨性教育+業務知識+現場教學”模式,開辦培訓班110期、培訓7716人。試點采取“黨建+紅色文化+黨員教育+鄉村旅游”模式,打造“紅色傳承”鄉村振興學堂,通過“聲光影+深度講解”形式,構建多維度、共享式教學陣地。在城市,建成集實務學習、實踐鍛煉、理論教學、案例研究等為一體的實訓基地8個,推行“實務導師制”,遴選經驗豐富的社區書記與新任職社區工作者結對幫帶,指導理清思路、打開局面,已培訓640人次。
采取問卷調查、大數據分析等方式,精準掌握黨員需求。對農村、社區黨員,開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、城市基層治理專題培訓;對機關黨員,重點對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內容進行培訓;對新興領域黨員,舉辦全市新就業群體職工技能大賽,全面檢驗和提升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。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開展現場式教學,采取“書記講給書記聽”“書記跟著書記學”方式,每年確定1個主題,通過觀摩學習,汲取先進經驗,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。
在市本級,運用“線上+線下”“主課堂+分課堂”形式開展培訓,向上級黨校、知名高校借“外腦”,以“直播+錄播”模式制作課程。在縣(市)區,試點建立“縣級+鄉鎮(街道)+村(社區)”一貫到底網絡培訓體系,采取“主課堂+分課堂+視頻直播”形式,實現“一人授課、萬人聽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