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汝州市出臺創新舉措,拓寬大學生村官流動渠道,在招聘鄉鎮、街道服務崗位時,向期滿大學生村官傾斜。2016年該市共有90名村官走上了鄉鎮、街道服務崗位,超過流動總人數的八成。實現了村官轉崗與服務基層的“無縫對接”。
據了解,為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,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,形成公共服務發展新機制,2016年汝州市公開選聘20個鄉鎮、街道服務崗位工作人員200名。記者注意到,“實施方案”對大學生村官報考給出了多項優惠政策:如選聘條件明確,在汝州市任職的大學生村官不受年齡限制;加分對象及加分標準規定,在汝州市任職的大學生村官筆試原始成績加10分。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說,這樣做的好處,一方面拓寬了大學生村官的流動渠道,多了一條選擇的出路,另一方面有助于發揮大學生村官熟悉基層、了解基層的優勢,進而實現村官崗位變化與服務基層相銜接,地方培養人才與留住人才相統一。
記者了解到,新聘鄉鎮、街道服務人員一般安排到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服務機構工作,并采取全新的運行管理機制,由各鄉鎮、街道發展服務公司分別與受聘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和《崗位管理協議》,辦理工資發放、工資調整和社保事項。聘用人員工資待遇參照鄉鎮、街道現有事業編制人員的標準執行,所需經費由汝州市財政按月撥付給鄉鎮、街道發展服務公司,確保落實到位。選聘人員試用期一年,試用期滿,簽訂聘用合同,合同期為三年,合同期滿,鄉鎮、街道發展服務公司根據平時表現和考核情況決定是否續聘。
這一做法,受到了村官們的肯定和好評。
“現在的工作和當村官期間相似,可以繼續在基層這個舞臺上接受歷練、磨練成長。”現供職汝州市米廟鎮農業中心的陳好學說,他是2010年到小屯鎮牛莊村擔任大學生村官的,在村期間學到的本領現在都用得上,盡管每天都很忙,基本沒有休息日,但生活很充實。如果沒有村官經歷墊底,是根本無法勝任的。
應聘到風穴路街道辦事處工作的馬彩娜,原來是小屯鎮玉王村大學生村官,被安排在民政部門工作。“每天和老弱病殘以及優撫對象打交道,需要極大的愛心和耐心。好在當村官期間建立了與老百姓的情感紐帶,溝通起來比較到位。”馬彩娜表示,工作苦點累點沒什么,被人需要挺有成就感的。